《臺南文化》第二卷第一期 (23)
1945-1965 (戰後初期) (23)
單件 (22)
合集 (1)
臺南市 (23)
作者:楊文津 攝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台南文化 第二卷第一期 臺灣宗教與民俗特輯 封面(赤崁樓)
作者:臺南市文獻委員會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臺南文化 第二卷第一期 目錄 --四十一年春季特大號-- 會聲 「民俗改革」開步走了 4 文化與特種酒家…(四) 4 宗教與民俗特輯 從宗教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 林咏榮 8 從民俗看臺...
作者:臺南市文獻委員會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「民俗改革」開步走了 最近報載臺灣省政府民政廳所草擬的「改革民俗草案」正在審查中,不久當可見諸實行;行政院第一組組長徐鼎先生等又發起不拜年運動,這些顯示當局對於改革民俗的重視,不僅空言,而且採取行...
作者:臺南市文獻委員會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文化與特種酒家 現行的特種酒家,就是過去秦樓楚館的變相。在我國文人筆下的秦樓楚館,是多麼值得留戀的呵!如果我們讀了唐宋詩人「秦淮畫舫」和「揚州捲簾」的詩句,心裏不免要泛起或鈎起一種想入非非的情懷,...
作者:林咏榮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從宗教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 林咏榮 一、從宗教來源看 臺灣與大陸的聯繫,始於隋朝。自從那個時後起,漢族便逐漸移居本省。約在今二百六十年前,即在明末清初之間,移殖率尤高,其中以來自福建的泉州和漳州為最多,...
作者:馮文質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從民俗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 馮文質 一、所謂民俗 我們要明暸一個地方的文化,必須先明瞭這個地方的民情風俗。禮,曲禮:「入境問禁」,「入國問俗」。史記樂書「博採民俗協比音律」。可見一個地方的民情風俗,自古...
作者:臺南市文獻委員會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宗教與民俗座談會紀錄 時: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二時 地:臺南市政府會議廳 人:林耕宇 劉伯安 莊松林 林 勇 賴建銘 許嵩煙 匡遠清 秦民樑 韓石麟 曾 焜 方志林 高仰山 馮文質 吳 鼐...
作者:林條均(紫珊)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關於故儒連雅堂 「觀世音考證」 林條均(紫珊) 故儒連橫,字武公,號雅堂,又號創花,別署慕秦,(編者按:前期林咏榮著「故儒連雅堂其人其詩」內列慕眞「眞」字係手民誤植。)綺歲已負奇才,精研臺灣史學,...
作者:朝棟 (林勇)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占天測候 朝棟 前言 臺灣地處閩東之南隅,四面環海,西臨臺灣海峽,東背太平汪洋,南則呂宋低壓之影響,北分寒暖兩流旋滙轉合。故其風信氣候與內地迥異,清晨必有東風,午後必有西風,暑多於寒,屬於亞熱帶氣候。...
作者:許丙丁
期刊出處:臺南文化
日期:1952-01-20
全文內容: 從臺南民間歌謠談起(一) 談起臺南民間歌曲民謠問題,要涉到臺灣音樂藝術去,然限於篇幅,本題所要說及的就只能是民謠歌曲本身了。(古體文體的歌曲暫不提及)民謠,是用有韻律的文字,編成可以在口頭唱的詞句...
選擇收藏夾